寻找理性之路

王忠伟---北京乔松资产基金经理   2018-11-15 本文章79阅读

总结我的个人历程,想到一个说法:始于感性,止于理性


90年我从哈工大信息与识别专业毕业后分配至哈尔滨量具刃具厂量仪研究所,对于我这种普通家庭的后代,这个工作在当时来说为大多数人所认可。每个人心中都会有奉献的种子吧,我工作起来还是蛮投入的,参与的项目获奖、被评为优秀青年、还分了房子。虽然不是最优秀的科研人员,但后来调离的时候还是费了很大周折。当时年纪轻、经验少,为了积累更多的能力,我业余时间比正常上班还要忙碌。我先是做电脑培训老师、之后又在广告公司做技术部主管、还在电脑销售商店组装过电脑。


95年底我在业余工作中遇到了一位伯乐,他推荐了我去黑龙江省财政厅下属的证券公司任电脑部经理。量具刃具厂不肯放人,一直到97年我才得以正式调离。我也是在那时开始接触股市投资。那段生活很安逸,待遇优厚、也住上了大房子。看到公司投资的项目有了回报,心中也不免蠢蠢欲动。因为不允许从业人员炒股,就通过帮助看管亲属的帐户积累经验。也曾沉迷于各种途径获得的股评、股讯,还尝试用分析家软件编写各种公式以解读股票走势,现在知道证券投资“炒”股绝对是大忌,但那时的我“炒”股之心昭然若揭。虽然小打小闹有些收益那也只是运气使然。绕了一圈,这句话才是和今天想说的主题有些瓜葛。不是自己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是觉得一生的好运气毕竟有限,还不如用在遇到好的人上,或者干脆留给后代。一次、两次靠运气,想求得长久的发展必须寻求最为贴近理性的道路。


随后我阅读了大量证券、经济方面的书籍,美国作家斯宾塞·约翰逊《谁动了我的奶酪》对处于稳定生活中的我触动很大。2002年在北京发展的大学同学找到了我,我心中又一次有了悸动。在周围人的一片惊诧中,我来到北京和同学一起创业,对于小企业的经营困境深有体会。两三年前,原单位的老总还曾在电话中谈及我当时的勇气。北京公司发展的还算不错,13年上市了新三板。


这期间我一直没有放弃对证券市场的跟踪与研究。我对能搜集到的上市企业数据做了大量的分析。寻求理性投资的历程不仅寂寞,还很考验毅力。试想一下,一个人不仅要录入所有公司几年数据,而且要通读心仪公司的招股说明书等相关公告文件。隔行如隔山,还要围绕公司产品尽可能做全方位的了解。腰酸、脖子痛不说,眼睛疲劳到不得不重新配制眼镜。可喜的是我利用自己建立起的多套评估体系,经过分析、总结,基本划分出了优秀企业、成长企业、待观察企业。当然这个数据不是固定不变的,每间隔一段时间我都会根据上市公司资料做再分析。我在证券市场投资的经历证明了我似乎寻找到了一条趋于理性的投资之路。2008年奥运会之后我开始小试身手,因对所投企业的熟识,才有胆量忽略炒作风云、忽视大盘动荡。随着对于所投资标的认知越来越清晰,投入的资金逐步增加。伴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数倍收益自然入账。


2017年我再次遇到伯乐,随之认识了乔松资产的王总。在他的指引下我参加了私募基金经理资格考试,并设立了自己管理的第一个基金——乔松汇众,期许汇聚众家慧者之智、运,以惠及众多的投资人。


王忠伟--北京乔松资产管理基金经理

2018年11月5日